快捷搜索:  和合  2022  2023  和合 and 2 3  和合 and 2 2  asdfasdfdsdff  as  和合 and 1 1

96歲北大教授夫人斷食結束生命,生前壹句話,發

知識就是健康,最好的保健醫是自己。
 
這是壹篇關於“老年話題”最靠譜、最科學的文章。
 
安樂死是很多老人關心的話題,有朋友說中國還沒有合法安樂死,但今天給您介紹壹個自己實現了“安樂死”的老人——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趙寶煦的夫人,北京101中學陳司寇老師。
 
 
01、陳老師的最後壹課:
 
如何面對老年、疾病與死亡
 
陳司寇老師,北京101中學教師,著名教授趙寶煦的夫人。趙寶煦是當代中國政治學主要奠基人之壹。
 
生前為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,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名譽主任,中國政治學會顧問,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會名譽會長,香港《中國研究》學刊顧問,香港中國研究基金會名譽主席。
 
2012年,趙寶煦逝世,享年90歲。
 
2015年5月10日,我們第二次采訪陳司寇老師的文革經歷,采訪過後陳老師關切地問我,妳今年多大了?想過今後應如何安度晚年嗎?
 
看著我壹臉茫然,陳老師說她自己積累不少經驗和心得,願意介紹給我們,希望大家更坦然面對疾病與衰老。下文是根據當時的筆錄整理的,分享給大家。
 
時間真快啊,妳們老三屆學生都快要七十歲了。壹般來說,人在七十歲以後是很難過的。第壹是因為病痛,壹身患有多種疾病,整天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。
 
第二是因為孤獨,人老了活動空間變小了,與社會漸漸隔絕了,越來越多地待在家這個狹小空間裏。因此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憂郁癥。
 
老人是弱勢群體。身體弱,精神也弱。在我們院裏(藍旗營,北大清華的家屬院)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,可憐兮兮地期待著他人來關懷照顧,變成了弱勢嬰孩。看到這種情形,我就想,難道人的晚年壹定要這樣過嗎?
 
我今年94歲了,老公(趙寶煦教授)兩年前去世了。我現在壹個人生活得很好。身體健康,頭腦清楚,除了壹個每周來兩次的清潔工,生活基本自理。
 
我不習慣與保姆同居,自己能做的事情就盡量自己做。每周子女們都來看望我。我還要兒子不用每周都來,兩周來壹次就行了。他們也忙啊,而且他的家與我這兒離得太遠了。
 
我自己平時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,讀書看報看電視散步做家務,保持著自己不緊不慢的節奏,最近正在研讀《易經》。我已經準備好了,隨時都可以“走”。
 
我沒有任何遺憾。現在只求活壹天就要生活得有質量,即便明天就走,今天也要活得有質量。
 
我認為人生有幾個階段,每個階段都要有目標。例如童年時期的目標就是玩,青年是學習,中年是工作養家,老年也要有目標啊,沒有目標的人生特難受!那老年人的目標是什麽?我認為有兩點:
 
第壹,要盡量使自己減少病痛,過得健康愉快。
 
第二,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“走得快壹點”,既減少自己的痛苦,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。
 
第壹目標
 
怎樣盡量減少病痛,過得健康愉快?
 
我從55歲退休到今年94歲,已快40年了。我這些年壹直身體很好。我是怎樣做到的呢?
 
1、知識就是健康,最好的保健醫是自己
 
人的健康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,第壹遺傳占三分之壹,第二是鍛煉和養生,第三是生活習慣,例如抽煙喝酒熬夜都會損害健康。
 
人到70歲以後是老年。老人都壹定要註意學習吸收醫學保健知識。要看許多書,對於人的人體構造與功能、體育運動、食療、生活習慣、保健按摩、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較全面的知識。
 
此外,要全面了解自己身體狀況,綜合分析自己的問題是什麽,摸索其中的規律。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。
 
壹旦認識到什麽是應該做的,就要身體力行,壹旦認識到什麽是不應該做的,就要令行禁止。並且壹定要長期堅持下去。
 
有些老年人沒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,動不動就看醫生,亂吃藥。其實醫生不過是聽妳的陳述。再說各科醫生也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,不可能掌握妳的全面情況。所以壹定要靠自己,而不要盲目依靠醫生。
 
有些老人壹心想依靠什麽名醫,或者什麽靈丹妙藥來保健康,經常跑醫院,頻繁換醫生,換藥物,結果總是失望,因為他不懂得靠醫生不能獲得健康,關鍵還是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。
 
例如我曾經患過皮膚瘙癢癥,癢起來鉆心,夜不能寐。去看醫生,只能給些藥膏塗抹,沒有效果。後來我自己看書,明白瘙癢癥是有很多種類的。
 
我分析了自己的類型,註意改變生活方式,采取適當食療,保持心裏的平靜,並學會了按摩相應的穴位,後來就慢慢地好了。
 
有壹天早上我要起床時,突然發現腰痛得動不了,當時家裏只有我自己。我就告訴自己要鎮定,躺在床上自我按摩壹些穴位,過了壹會兒才慢慢地起來了。
 
若是別人早去醫院看了,我就堅持自己按摩相關穴位,配合適當的腰部活動,結果腰痛壹直沒有再犯。
 
俗話說久病成郎中。我的體會是,身體是自己的,最好的保健醫其實只能是自己。冷暖痛癢只有自己最清楚,運動健身只有靠自己堅持,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調整。
 
任何企圖依靠在其他人身上養老的夢想都要落空,無論是再好的醫生、再負責任的保姆,或是再孝敬的子女,都不能去靠。
 
2、要有毅力,要做自己應該做的,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做的
 
我堅持生活自理,至今自己買菜、做飯、洗碗、散步、自己洗小件內衣。
 
我當然也累,也不方便,完全可以讓保姆為我做。但是只要壹開始不做,以後就再也做不了了。我不到萬不得已就不開這個頭。這樣我壹直堅持到目前,還是如此。
 
3、精神上要有境界,文化生活要豐富
 
現在老年人太寂寞,盼望兒女回家看望。國家都有“常回家看看”的法律規定,可是我不需要。
 
我關心時事政治,對文學、哲學、天文地理、戲劇體育都有興趣。我建立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生活規律,每天忙忙碌碌,心裏很平靜充實。
 
北大政治系的壹位教授去世了,她的老伴特別寂寞,老打電話給我,壹說起來就沒完。問我能不能壹禮拜給她打兩次電話。我答應了,轉念壹想想這不是個辦法啊。我壹次電話十分鐘二十分鐘,那其他時間她怎麽辦呢?我就去找她。
 
我說我可以給妳打電話,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。妳真正解決問題不能靠外力,只能靠內力。她說那怎麽辦呢?妳就得自己有奔頭。
 
那怎麽有奔頭呢。妳喜歡做什麽就去做,盡量把妳的時間安排緊壹點,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,都有完不成的工作。妳就不會感到寂寞了。
 
我每天6:00–6:30起床後,就忙著按摩,做操,看電視新聞、做早飯。壹定要在九點之前吃完早飯。9點以後我就開始看書看報。
 
我壹個人訂了好幾份報紙雜誌,每天不抓緊時間都看不完。看到我欣賞的地方就摘錄下來,或者剪下來,我現在已經積累了好幾大本了,經常翻看,樂在其中。
 
我還愛看電視劇,看到難過處就跟著放聲哭,高興處就放聲笑。有時還想不通編劇為什麽這麽處理。自己就琢磨,要是我做編劇,我就怎麽處理。我現在還在研讀《易經》,心得也記下了壹本。
 
妳看,我平時有這麽多事情要做,這麽多新知識要學,哪裏有時間去寂寞呢?此外我還有個辦法,就是家裏不要太寂靜。要經常開著電視,就好像總有人與妳說話,向妳唱歌,妳就不會感到孤獨。
 
我有三個孩子每周都回來看我。我兒子離我挺遠,我不希望他每周都來,就對我女兒說,妳跟妳哥哥說壹下,不用每周都來,打個電話問問就行了。他後來就兩個禮拜回來壹次。
 
我平時過得很充實、愉快,不希望別人來幹擾我。老年人要熱愛生活,關心時事,心胸開闊,心情舒暢。這樣遇到疾病就能頂得住。
 
第二目標
 
要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“走得快壹點”,既減少自己的痛苦,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。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壹些,但死生有命,這也可以事在人為嗎?
 
我認為,要想“走的快壹點”,首先要做好“走”的思想準備,該走的時候幹幹脆脆、無牽無掛、了無遺憾。我來告訴妳我的體會:
 
1、不怕死
 
其實無論多大年齡都會怕死,死亡總是令人恐懼的,怕臨死前的病痛,怕與親人訣別時的撕心裂肺。誰不怕啊?可是怕又有什麽用,這是自然規律,只能坦然面對呀。
 
從70歲時我就想,人活七十古來稀,何況還有許多偶然因素。黃泉路上無長幼。所以活壹天就賺壹天。人的生命分為數量和質量。我不在乎數量,而看重質量。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質量,什麽時候“走”就順其自然。
 
不怕死,就必須擁有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,可以超越死亡,享受生期。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就活得自在,活得痛快。解決不好,就終日惶惶不安。我現在就活得很痛快。
 
好多知識學不完的。我從來也不寂寞。我不喜歡跟街坊鄰裏的老太太們聊家長理短的事。我覺得不如看電視,能得到很多新鮮知識。
 
我愛看足球、網球、臺球。我是丁俊暉的粉絲。對於國際上的壹些新聞我也很關註。這樣我心情很舒暢,對疾病就能頂住。
 
我前年尿血,在三院檢查發現我左腎上有個腫瘤,可能是癌癥,醫生和家屬都主張要做手術切除。我不同意。
 
我說我已經92歲了。我將來走不壹定是因為這個腫瘤。即便是這個原因,動了手術後又會出現其他病。那何必呢?我就思量,癌癥喜歡什麽?
 
它喜歡酸性的東西,不喜歡堿性的東西。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魚大肉,餓死它!而多吃蔬菜水果。還吃抗癌食品,例如蘑菇、西蘭花等。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。
 
現在我幹脆就不去檢查了,也不管它變大了還是小了,愛怎樣怎樣。已經兩年了我壹直與癌癥“和平共處”。現在既沒有什麽感覺,也沒有精神負擔,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實,很有質量。
 
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,就會戰勝它。當然如果將來真是癌癥發作的話,後期會很疼,我就留壹筆錢打止痛針。我對女兒說,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,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幹嘛,”走人”就完了嘛!
 
中國人連死都不怕,還怕什麽?精神上只有達到壹定境界,才能超越生死。超越了生死,才能放下生死,輕松享受有限的生期。我現在壹個人生活,兒女說還是找個保姆陪住吧。
 
否則萬壹哪天犯了病都沒有人知道。我說犯了病又怎樣,無非是拉到醫院搶救唄。搶救過來又怎樣,還不是不死不活地拖著?
 
人的壽數到了,就要順其自然,犯了病還搶救他幹嘛?身體功能衰竭了,無疾而終,順其自然,這是福氣呀,妳說是不是?古人說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”。
 
老來不怕死,就活得輕松,生活質量就高。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壹天壹天活過來的。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,就越是死不了。
 
我現在已經94歲了,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。哈哈,我覺得自己賺到的已經太多了!
 
2、不愛錢
 
許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,越是錙銖必較,把錢摳的緊緊的。他們真是沒想明白呀,我現在每個月幾千元退休金,根本花不完。所以孩子們來看我,我都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。兒女過六十歲生日,我每人送上壹萬元。
 
我想,自己也就這幾十萬元的存款,等我死了兒女們繼承,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,也不會感激我。不如現在就拿出來給大家共享,弄個皆大歡喜,何樂而不為呢?哈哈!
 
3、放下自我
 
現在很多老人想問題只從自己出發,想來想去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。或是領導對不起自己,或是同事對不住自己,或是兒女對自己照顧不周,特別是兒媳婦又如何虧欠了自己。內心總是不愉快。這又何必呢。要想得開,就壹定要放下自我,換位思維。
 
妳認為自己把兒女撫養大,兒女就應該回報妳。兒女都有兒女的事情,哪有那麽多時間陪著妳?回想壹下妳自己的父母在世時,妳又曾去陪伴了多少?照顧了多少?
 
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。我壹個人生活的很有規律,說真的,他們來了我還有點嫌打亂了自己的計劃。所以壹個人生活是常態,兒女來看妳,是驚喜。這樣就不會心懷不滿,常感落寂了。
 
不要回報,只要奉獻,我養大了兒孫,是我的奉獻。但我不圖兒孫的回報。我壹直以助人為樂,若能幫助他人,我就感到快樂。
 
能給周圍人帶來快樂,我就感到快樂。壹位老師經濟上有困難,我給了她點錢,她向我表示感謝。我說,妳甭謝,我這樣做自己高興。
 
與人的感情要真摯,但不要太纏綿。我們院裏有位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,她長期壹直放不下,總是悲悲切切的。愛情深厚可以理解,但總不能整日淚水洗面,多愁善感,去當林黛玉呀。
 
兒女也壹樣,我愛他們,當然舍不得分離。但是既然分離是不可避免的,我就不願意他們將來被悲傷所累,所以現在就不去和他們太纏綿,不要他們壹天到晚總往我這裏跑。
 
至於孫子輩兒,哈哈,不用我說,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!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嘛。總之只有放下自我,才能戰勝死亡,充分享受生期。至於身後之事,兒孫自有兒孫福,不是我應該費心去想的!
 
聽陳老師壹席談,如醍醐灌頂。她那冷靜與深邃的理性令我深深折服。她那徹悟後的詼諧幽默又令我忍俊不住,時不時地與陳老師壹起開懷大笑。
 
聯想到文革中,我們都親眼見過陳老師所曾經遭遇過的非人待遇和殘酷暴行,多少人因此而積怨積弱積病。
 
而陳老師卻成功地戰勝了那些摧殘,重建了自己的強健身心,享有了健康長壽的晚年。這樣睿智堅強的老人實在不多見。
 
臨別時我說:“我們過壹段時間再來看您。”“不用來了,打個電話就行啦!”陳老師幹脆地說,那口氣像是對自己的子女那樣隨便。這是她留給我的最後壹句話。
 
04、生命的見證
 
2017年4月底,陳老師已經滿了96歲。這時各種疾病接踵而來。先是腎癌發作,伴隨而來的尿毒癥、貧血性腔梗。
 
加上中間壹次跌傷和小中風,身體臟器衰竭得很快。起初生活還能堅持半自理,終於在9月份兩腿發僵,渾身難受,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。
 
子女們都竭力動員她去醫院住院。可是陳老師壹直堅持不去醫院就診,她沒有吃藥,也沒有註射和打點滴,只是堅持自己按摩和做壹些腿部練習,希望還能下地步行。
 
女兒也為她問遍了家庭的醫生朋友,他們都很坦誠地說:“這麽大年紀了,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。”子女為她請了保姆,24小時輪流守護她。
 
而這正是陳老師最不想要的“沒有質量的生活”。她囑咐女兒:壹不要通知學校,二不要通知親友,三不要讓人來探望。她只希望自己能夠“走”得更快些,盡量不要拖累別人。
 
她請女兒“幫助”她,女兒難以答應,何況我國的法律也不允許安樂死。於是她果斷地決定以自己的方式來結束生命。
 
10月17日,陳老師開始斷食。當女兒把精心烹飪的飯食端到她面前時,她推說吃不下,並掩住口不準別人強行餵食。
 
看著她堅定的眼光,女兒只好含著眼淚把食物端開。由於腎癌開始引起腰部疼痛,她睡覺時總是用雙手抵住腰部,並沒有打止疼針。
 
18日,陳老師繼續斷食,只飲水。
 
19日,女兒沖了芝麻糊端到已經餓了三天的媽媽面前。陳老師居然壹口氣吃完了。但是當女兒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時,她又堅決拒絕了。
 
20日,陳老師已經既不吃飯,又不能飲水了。她的頭腦還很清楚,口不能言,就寫下自己的要求,如請人幫她翻身、解手等。
 
21日,陳老師繼續水米不進。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幫助下起床解手。下午5時13分,陳老師終於耗盡了所有的精力,安詳地合上了眼睛。
 
聽到陳老師的女兒講述她最後的日子,不禁感到震驚。以斷食的方式來結束生命,這需要多麽大的勇氣和多麽堅強的意誌啊。我立即聯想起她的話“要不怕死”,“要爭取走得快壹點”。
 
她老人家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在生命的最後壹刻,她既不拖累別人,也捍衛了自己的尊嚴。
 
陳老師圓滿地實現了自己晚年的兩個目標,終於下課了。
 
她的最後壹課不僅向我們傾盡心血,還以生命做了見證。
 
當我肅立在窗前為陳老師默哀時,腦海裏卻浮現出那張親切的笑臉,她詼諧地說:“哈哈,我已經賺到太多了,下面就看妳們的啦!

您可能還會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: